用科技之手描绘“有色”人生

2014年06月13日 21:43 228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专家

  6月4日,一个炎热的日子。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会议室里,一位儒雅的老者接受了记者采访。谈起中国稀有金属冶金技术走过的道路,他如数家珍,而对自己所谈不多。
  他就是9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稀有金属冶金专家,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喜欢科学,喜欢新鲜事物。”李东英院士一辈子就喜欢这两样事。
  提出系统开发我国稀有金属的技术路线,研发出用于“两弹一星”等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所急需的新材料,提出攀枝花钛资源开发和应用推广的技术方案与技术政策……
  谈起为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建设作出的贡献,李东英只是淡淡地说:“人,应该有所作为。发挥科学技术方面的所长,对国家有所作为,这就是我的人生观。”
  开创我国稀有金属工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当时,东北各有色金属选矿厂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急需选矿捕收剂——黄药。在东北解放初期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东英带领工人夜以继日开展攻关,仅用短短两周,就试制和生产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液体黄药,满足了当时的急需。紧接着,又研制成功并生产出便于运输和储存的固体黄药的工艺和设备,其基本生产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到1957年,我国也仅能生产22种有色金属,还有40多种稀有金属不能生产,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中国人有能力、有信心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走自己的道路。”抱着这样的决心,身为当时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技术部门领导者和学科带头人,李东英经过调研,设计出一个技术发展路线图——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从工艺技术、专用设备、分析检验、控制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地发展我国稀有金属工业。
  他亲自组织领导,建立了稀土、半导体材料、稀有金属加工和真空冶金、高纯元素分析等研究领域和相应的课题组织以及与之配套的专用设备设计、制造研究室,并相继研制出了一批属国内首创的真空冶金设备,如真空热还原炉、真空电弧炉、电子轰击炉、区域精制炉、单晶硅炉、多品种还原炉、细硅芯棒炉等。
  到1962年年底,他们全部解决了过去不能生产的几十种稀有金属工业生产方法,并开始在我国内地筹建稀有金属冶炼厂、稀有金属合金加工厂和半导体等新材料生产基地。
  为国防尖端技术“铺路”
  “要发展国防和尖端技术,就要有新材料。”在李东英的工作生涯中,有一个指导思想是他始终坚持的,那就是材料研究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一定要走在尖端科技的前面,要走在军工需要的前面。
  在他的主持和不懈努力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发出半导体纯的多晶硅、钛合金、高纯锂以及半导体材料单晶硅、锗和砷化镓、原子能材料锆、铪和锆-2合金材,镁锂合金、钛合金、高纯锂等新材料,为“两弹一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国家“09”工程等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8年,国防科工委授予李东英“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章。有记者问他:“您是研究材料的科学家,只能做无名英雄,很难享受到自己的科研成果瞬间成功的喜悦,对此,您觉得遗憾吗?”
  老人淡淡地说:“能够利用技术来增强祖国的国防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是很高兴的事了。”停顿一会儿,他补充道,自己的主张国家能采用,已经十分开心了,其他的真是没有想那么多。
  同时,李东英非常重视钛的应用推广。在他的建议下,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组建,大力促进钛在化工、轻工、电力、制药、纺织、冶金等领域的应用,使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钛材产量比上世纪80年代初翻了五番,年增效益亿元以上。
  率先提出稀土农用
  我国是全球四大稀土拥有国之一。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20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只是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他领域尚未涉及。
  “谁应用稀土谁占便宜,而不是卖稀土的占便宜。稀土有优良的性能,能带来很高的效益。”这种物尽其用的务实思维,让李东英大胆突破局限,主张我国稀土资源的大量开发,必须立足于开拓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李东英借鉴前苏联的一些经验,主张我国稀土资源的大量开发须立足于开拓量大面广的应用领域。
  那正是粮食紧缺的年代,李东英把目光移向我国的基础农业。1972年,李东英首先倡导开展稀土农用的科学研究。
  在有研总院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李东英一遍遍做跟进施用和不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量稀土元素的作物获得了显著增产,并取得了优质和抗逆的效果,并且经过对作物果实的高纯分析,证明稀土元素没有进入其果实。一系列的试验取得了配套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但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在当时不乏非议。“由于涉及学科领域的多样性和艰巨性,稀土农用需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李东英回忆说,在国家科委、计委、经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75年成立了全国稀土应用推广领导小组,随后成立稀土农用中心,1988年又成立国务院稀土领导小组,组织在国内开展稀土农用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直接推动了我国稀土应用真正走上国家战略道路。
  上世纪90年代初,稀土在种植业上的应用已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约5000万亩,增产粮棉达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使我国在此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稀土农用是咱们国家的首创,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得通,而且走得稳。直到现在,稀土在我国农业中都有着广泛应用。”李东英自豪地说。
  参与国家技术政策制定
  李东英不仅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开拓者,也是协助领导作出决策的智囊人物。
  “要把事情做成,发现规律很重要,尊重规律更重要,尤其制定的政策要符合规律。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给国家带来各种损失。所以,我在工作上首先要促进大家关注政策上的事。只有政策符合规律,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对于政策和规律的重视,体现了李东英的前瞻之智和智囊之才。
  中国技术政策材料工业部分的制定,是一项颇具难度的集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由于长期从事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对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和动向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再加上知识面广、肯钻研、敢创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东英协助时任副总理方毅组织并亲自参与攀枝花、包头、金川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的研究制定和我国钨、锡、铝业科技开发政策研究,在充分利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主持制定了将技术、经济、政策融于一体的《中国技术政策》材料工业部分,分别提出了材料工业11个方面50条技术政策、有色金属工业10个方面50条技术政策,并组织参与了全国科技长远规划有色金属部分的前期研究工作。
  李东英治学十分严谨。在制定政策时,他亲自提出纲要和总体构思,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同时博采众长,在初稿出来后一字一句地审阅修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
  2009年,89岁高龄的李东英担任中国工程院“我国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顾问,为制定我国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言献策。
  “学到老,干到老。”直到今天,李东英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过。“国家需要我,我就干。我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工作从来没有停过,但我不觉得累。”李东英院士笑着说。
  信息新、思维新、设备新、项目新、人才新。如今,李东英总是用这“五新”指导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后辈。在创新路上潜心耕耘了60载的他,依然前行着。

责任编辑:宁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