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矿山:逆境中企业谋转型的一条路径

2014年06月30日 16:11 103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有色装备


  智能矿山是新一代采矿业技术竞争的核心,它的科学定义说起来比较复杂,不过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是一个简明易懂的实例。该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近日,其调度中心的生产调度员对井下109顺槽皮带进行了远程启动。当“请工作人员注意皮带即将启动”的安全提示广播一遍遍地播放过程中,调度中心实时监控画面已切换到了该皮带所在现场。连续播放6遍警告后,皮带启动。与此同时,调度中心另一个数据监控画面上,109顺槽皮带数据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显示为运行状态。
  据了解,年产2000万吨的锦界煤矿只有职工1000人。其工作面的“三机”可以远程启停;井下皮带在运量不均衡时会自动调速,从而节约用电、减少损耗;300台分散小水泵也全部实现了远程监控、无人值守。井上、井下各种数据和监控画面汇集到调度中心,调度员轻点鼠标即可指挥生产作业。
  现实需要
  开展智能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智能矿山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为手段,以无人化开采为目标,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促进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目前的煤炭市场形势并不好,不禁让人怀疑,煤炭企业还会投钱搞智能矿山吗?事实上,日前在神木县举办的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异常火爆。原定300人规模的大会,实际参加人数已经超过了400人。看来,煤炭企业对智能矿山还是非常关注的。
  对于我国智能矿山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之所以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众多煤炭企业尚处于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企业用工多,尤其是井下作业人员多,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
  据了解,美国煤炭年产量约为10亿吨,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我国煤炭年产量约为37亿吨,产业工人约有525万人,其中井下一线工人有304万人。我国煤炭产量是美国的3.6倍,产业工人却是美国的50多倍。用人多导致我国煤炭行业工效和安全生产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过去10多年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长期控制在0.1以下,特别是近几年来,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降至0.03。而澳大利亚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甚至才为0.014左右。
  另一方面,用人多、工效低也使我国煤炭生产平均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与“虎视眈眈”的进口煤抗衡。成本低是进口煤得以抢占我国国内煤炭市场的主要竞争力。
  如何降低吨煤成本?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矿工的安全问题?如何破解占总储量20%以上的薄煤层开采面临的艰难困境?如何满足人们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想不在恶劣环境下从事繁重而危险工作的愿望?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天地玛珂公司总经理李首滨认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显示出了加快推进智能化开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与锦界煤矿同处于神木县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公司红柳林煤矿是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现场会的另一个主要参观点。该矿的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由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制造商、红柳林煤矿作为示范用户联合攻关完成。该系统融合了采煤机智能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运输系统煤流负荷平衡、智能集成供液、远程遥控等高新技术,实现了正常连续生产过程中采场无人操作,使工作面作业人员由过去的14人减少至5人。
  2013年,产煤1800万吨的红柳林煤矿职工仅有915人,年吨煤完全成本仅为108元。即便在全行业一片萧条的现在,该矿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盈利能力。
  “实践证明,推进煤炭行业两化融合与智能矿山建设,是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需要,是建设特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代表了煤炭工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认为,特别是在当前煤炭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型智能矿山建设,对于切实转变传统的煤炭生产经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