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走创新之路:从金龙集团看新常态下的铜加工业

2014年09月04日 16:8 47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本报记者 赵天宁 8月18日,由全国工商联评选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公布,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325.8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99位。而在此前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两个榜单中,金龙分别位居第263位和第135位。由一家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到世界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厂家和最具实力的铜管研发创新基地,近20年来,金龙走过了一条不断创新的快速发展之路。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铜加工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常态。“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行业出现的新变化与新特征,企业的感知总是更加鲜明。为了更清晰地探知企业对于我国铜加工行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8月30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杰。
  对于新常态,李长杰的认知有些出人意料,他说,我认为我们一直处在新常态之中,我们一直在应对新常态。
  他以“昨天”和“今天”来比喻金龙发展的历史与现在,从昨天到今天的过渡,就是他们创造新常态的过程。
  “昨天”的关键词是扩展
  李长杰表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目前,金龙的的铜管产量已经达到了41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5%,国际市场的60%,金龙的工厂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而这种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自企业文化的力量以及生产设备与技术创新等潜在力量的充分发挥。
  他认为:“文化是员工和管理层对企业,以及与企业有关的所有问题的看法、认识和态度,这其实也是企业的世界观,它关系着企业发展的主流思想。当员工、管理层和技术层的主流思想一致时,企业的发展才有整体的推动力。”
  而生产设备与技术潜力的挖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拥有先进的设备技术与工艺。李长杰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选择了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之路,不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研发的大直径铜管坯水平连铸及其电磁改性技术、大直径铸坯大变形量三辊轧制方法、铜合金管材水平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开发等新技术,以及内螺纹管、光面铜管、外翅片铜管等产品,充分显示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二是如何发挥设备、技术和工艺的作用。李长杰说:“这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龙采取的平面式管理和监督。平面式管理是一种网络式的管理模式,它主要依靠员工的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培育出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员工。而为了平面式管理力量地不断总结与创新,必须把监督加上去,以便总结出哪些管理方式是对的、哪些需要补救、哪些需要再创新。”
  李长杰将企业发展的秘诀归结为“一个文化加四套马车——生产设备与技术、平面式管理、监督和创新”,以此为依托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发展组织,从而实现了金龙集团“昨天”的辉煌。
  “今天”的关键词是创新
  在采访过程中,李长杰坦言,企业发展到现在,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低水平模仿带来的残酷竞争,给企业造成了极大阻碍。
  “我们创造了新产品,一夜之间被别人模仿了,这种模仿造成了恶性竞争。”李长杰说道。
  除此以外,企业发展还面临着新的困境。李长杰认为,作为国际硬通货,铜价长期保持坚挺,而下游市场价格强势,处于上下游夹击中的铜加工行业只能在夹缝中谋发展。
  “这就是我们的短板,是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问题。”李长杰说,“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可怕的,因此逼着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常态。”
  什么是新的常态呢?李长杰认为:“金龙的新常态,就是用高屋建瓴的方式创造别人做不到的新产品,是一种高层技术的重组,也是一种发挥自我优势、改变‘昨天’的创新。我们通过产品的新常态、组合的新常态来创造新的常态,这种新常态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进一步国际化,巩固企业在国际化浪潮中的地位。”
  李长杰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国铜管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为硬质合金材料,但是硬质合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后,其尺寸会产生变化,导致产品规格出现偏差。“过去我们的铜管生产模具是硬质合金,现在我们研发出一种新材料的模具,它的耐磨性强,寿命是硬质合金模具的十倍以上,可以节省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李长杰介绍说:“目前已经有四种规格的新材料的模具在金龙新乡事业部使用,部分模具已经批量使用了近一年,在重庆和珠海工厂也已进入了批量使用阶段。模具寿命由现在的一套模具只能拉90~100吨铜管,提高到了450~550吨,现在正在对其他规格盘拉模具进行试验,对二联拉也正在进行试验,未来我们所用的联拉和盘拉模具将全部使用新材料。”
  “过去我们的产品别人模仿去了,今天我们研制高科技的产品,没办法随便模仿。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新常态。”李长杰说。
  当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工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产品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现象已经成为了铜加工行业的新常态。面对这种新常态,金龙集团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部荒野求生的纪录片,其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值得同业深思、借鉴。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