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色院8项科研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09月12日 16:21 54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赵天宁) 9月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广州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对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和相关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黑白钨混合浮选粗精矿分离及综合回收新技术研究”等9个项目的科研成果进行鉴定,经鉴定,其中8项科研成果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项为国内领先水平。
据该院科研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经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的8项科研成果分别为:
1.黑白钨混合浮选粗精矿分离及综合回收新技术研究。该项目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粤有研矿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针对黑白钨混合浮选粗精矿中,黑钨矿和白钨矿的磁性差异,进行高梯度磁选,使黑钨矿进入磁性产品,白钨矿进入非磁性产品,然后对磁性产品和非磁性产品分别精选(浮选)产出黑钨精矿和白钨精矿,同时,也有利于黑白钨混合精矿中锡的综合回收。据介绍,该成果已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
2.矽卡岩型低品位白钨矿高效分离新技术。本项目对低品位矽卡岩型白钨矿石,采用全常温浮选工艺流程,获得含WO3品位65%以上的一级Ⅰ类白钨精矿,主要杂质元素P≤0.05%,S≤0.5%,WO3回收率达85%以上。经小型试验和工业实践证明,该新技术先进、适应性强、稳定可靠、选矿指标良好、对环境友好,有效促进了我国钨浮选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介绍,目前该技术已在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安和800吨/日选矿厂及金源1000吨/日选矿厂推广使用。
3.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高效分离关键技术。该项目针对南方离子型稀土生产过程中氨氮排放多、废水量大、原材料消耗大的特点,开展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高效分离关键技术开发,解决了目前南方离子型稀土提取工艺复杂、回收率低、环境负担重等问题,建立了整套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高效分离示范项目,为企业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已申请专利18件、授权发明专利8件、发表论文15篇。
4.多孔铌基金刚石薄膜电极制备及在水氧化处理中的应用技术。水氧化多孔Nb金刚石薄膜电极主要用于国内产品的更新换代,并替代进口水处理设备产品,取代现有传统电极材料。据悉,采用该电极的紫外光催化水处理设备也将带动积极扩大现有水处理设备的适用范围,涉及生活污水、直接饮用水、工业废水和循环水、农业家畜用水、军用净水、食品加工业用水、以及医用卫生等各个方面的用水处理和消毒净化等多个应用领域。
5.离子源复合真空镀膜成套装备、工艺及应用。该项目实现了耐磨自润滑多元梯度涂层的制备。通过工艺参数与成膜质量的规律性研究,优化了工艺条件,使生成的膜具有膜层细腻、膜/基结合强度好、表面硬度高、摩擦系数小等优点。该项目属材料科学技术与先进制造多学科交叉领域,应用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五金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6.铝制热交换器用高品质铝钎剂的研究与制备。本项目由该院独立完成,可通过钎焊技术,实现异种金属和合金、非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的连接。据林映华介绍,钎焊工艺具有易于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本项目技术主要应用于铝制热交换器,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7.民用航空发动机用涂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用涂层,所制备的涂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达到国际相关航空技术规范的要求、涂层技术通过客户工艺评审、航空发动机零件喷涂工艺获得客户批准并批量生产。
8.关节轴承内圈高性能耐磨耐蚀涂层研制及应用。该项目针对关节轴承内圈外表面的高耐磨、高耐蚀、长寿命等性能要求,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致密、结合强度高的高耐磨耐蚀碳化钨钴铬金属陶瓷涂层,增强了内圈表面的载荷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极大延长了关节轴承的使用寿命,使设备免维护并保持其运行的精准性。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载重汽车、水利设施、工业机器人以及军工机械等方面。
此外,焊缝质量的金属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技术研究建立的焊缝质量的金属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技术,经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该项目将新型的金属磁记忆方法和传统的超声无损检测方法有效地结合,不仅能够准确的检出焊缝内部和表面的裂纹、气孔、夹渣等各类焊接缺陷,而且能够对焊缝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对焊缝的早期损伤起到预警作用,保障焊缝的安全使用性能。
据介绍,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及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科研机构,也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内的科研基地之一,其技术力量雄厚、科研优势显著,多年来该院发挥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冶金技术和新材料等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为国家重大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军工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