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钼集团开展第二届员工技术创新

2014年10月14日 11:33 46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技术

  在金钼集团采、选、冶、加工和科研一线,广大员工凭着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小改小革和创造发明,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积极性,在降本增效、提升安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金钼集团工会自2012年起,每季度开展员工技术创新评比活动。继第一届之后,第二届金钼集团员工技术创新的5个命名项目,从190项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
  “雷胜宏水平轴装配法”
  在这次的5个命名项目中,“雷胜宏水平轴装配法”的主人公——雷胜宏,是唯一的一名协议工。2004年7月,雷胜宏招聘进了金钼集团第二钼采选矿主战场——河南金钼汝阳,在5000吨选矿厂干上了检修钳工。80后的他,在火热的生产一线身上蕴藏和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
  金钼汝阳5000吨选矿厂中细碎生产线上,有3台H6800圆锥破碎机。这3台破碎机,因润滑油不干净导致水平横轴损坏比较严重,经常更换轴承。圆锥破碎机水平轴承为调心轴承,安装小齿轮时轴承外圈容易移位,常常需要用重物撞击。这就对轴承及传动轴造成极大损坏,严重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安装需8小时以上,检修时间长,检修成本大。
  每当这时,具有助理工程师和检修钳工双重身份的雷胜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长期摸索实践,他总结发明了一套先进的轴承安装法。先设计制作了一个轴承安装板,再将轴承安装板安装在水平轴下部的轴承。也就是用轴承安装板平面托住轴承,使轴承外圈固定,然后用废旧间隔板热装轴承。
  这种安装法效果真不错。安装时间从原来的8个多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根除了对轴承的损伤,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减轻了检修工的劳动强度。
  “张岁虎钼粉筛分机”
  “张岁虎钼粉筛分机”虽以张岁虎命名,但却是金钼集团钼金属公司钼粉二分厂生产工艺技术操作员工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2013年,金钼集团钼粉低温炉自动化筛分系统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给料口堵料,筛网孔隙堵料,破碎腔内积料……整套设备开开停停,无法正常生产。只得人工过筛,钼粉粒度大小不均匀,满足不了客户需求。
  张岁虎作为分厂年轻的技术员,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认真分析,集结其他年长操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大伙齐心找到了原因:进料口坡度太小,物料粘度较大,挤压力较小无法下料;破碎腔结构为空心结构,强行挤压过筛,筛网破损频繁。
  病根找到了,张岁虎组织大伙协力攻关,经过反复实践摸索,拿出了改进方案并付诸实施。将原筛分机构内转棍、U型筛网去掉;原筛分机构的腔体当做下料口,在下部添加1台旋振筛;旋转筛采用持续运转,确保了筛子内不积料,筛上物通过上料口可及时排出;筛分机筛网根据过筛要求随时进行更换。
  这一改进效果极佳:解决了筛料过程中的堵塞问题:实现了在线自动筛分,不用重新进行人工过筛;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过不同筛网,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筛分机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套自动化设备的运行;降低废品300公斤,成品率提高0.04%,减少操作人员1名,每年节约筛网费用64800元。
  “周晓红冶炼延长短节”
  金钼集团的钼铁冶炼采用延长短节冶炼,原有工艺需每次起吊延长短节,操作人员扶着沸腾高温炉爬高作业,对天车工起吊技术要求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重大事故,还增加板车负重。
  有着20多年一线操作经验的周晓红,看着每天天车起吊20多次、延长短节随车晃动,不安全又费力还影响产量,就寻思着是否能把冶炼延长短节位置改一改。通过认真分析和多次试验摸索,他对其进行了改进。在点火工位增加一钢结构,将延长短节固定于点火室钢结构处,延长节与炉筒之间预留6cm间隙,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连接。这一改,省去了人工起吊延长节的麻烦,彻底杜绝了这一过程存在的人身和设备事故隐患,减轻了板车负载,不需要用人工起吊延长节,减少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钼铁产量。
  冶炼工周晓红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他将延长短节固定于钢结构上,延长节与炉筒之间预留6公分间隙,操作过程中省去了人工起吊延长节环节,彻底杜绝了这一过程存在的人身和设备事故隐患;减轻了板车负载;不需要用人工起吊延长节,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钼铁产量。
  “李金仓球磨机给矿漏斗”
  金钼集团最大的选矿厂——百花岭选矿厂,2011年9月1日投产了一条日处理矿量10000吨选钼生产线。可是Φ5.5×8.5m大型球磨机在生产过程发现给矿漏斗结构设计不合理,底部和皮带给矿正面衬板磨损过快。每25—30天就要停车对个别磨漏的衬板进行更换,每次更换停车3-4小时。这严重影响着球磨机的运转率,衬板消耗量大增,特别是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矿浆溢流污染了作业现场。
  李金仓是这条生产线上的一名检修钳工。爱动脑的他凭着多年生产一线的检修经验,对给矿漏斗衬板磨损现象进行分析,找到了原因,决定重新设计改进漏斗。2013年4月11日,他利用万吨生产线系统停车的检修机会进行改造,将原漏斗的倾斜底部改为平底,做成凹状,在运行中沉积300mm厚的钢球,形成耐磨层,做到了底部衬板永不更换。将漏斗的宽度增加400mm,改变皮带落矿点及旋流器沉砂落矿点,使落矿点由漏斗侧面变为底部堆积层上。在旋流器沉砂冲击部位悬挂4层废皮带,缓冲了沉沙的冲击力,底部的矿粒形成衬板保护层,延长此处衬板使用寿命。该给矿漏斗使用至今没有检修过。
  经测算,此项目提高球磨机运转率0.55%;年节约衬板费用4万元;特别是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秦拥军电机车吊承孔”
  这个项目的第一创始人秦拥军,人称文武双才。他不但在技术操作上创新求变,具有高级工身份,还是钼都书画爱好者,写得一手好书法。
  在金钼集团采矿选矿生产线间,日夜奔跑着一列小火车——KF-60型自卸电力运输车。这台唯一别架起采选桥梁的供矿运输车,却存在着缺陷。071号—090号斗车设计时抑制肘吊承孔没有镶嵌内套。当磨损到极限时无法调整孔径而不能修复。如果吊承孔孔径过大,翻矿时就会出现抑制肘销子偏磨、运动不同心、不稳定现象,致使翻矿时散帮和卡帮,严重时可能发生扣斗,造成严重的设备事故。
  平日里文气十足的秦拥军对斗车改造上了心,他以071号斗车为实验,对抑制肘吊承进行改进。更换吊承板,安装内套,精密定位;确保焊接牢固、稳定、不变形,装配工艺严格按标准完成,制作原始模具,完成两大帮安装,进行调试,吊承孔和销间涂油;做起翻试验,检查吊承孔与抑制肘间隙、配合、定位情况;确认正常后方可出库运行。
  自2013年10月29日试运行至今,071号斗车起翻正常,未发生散帮和卡帮现象。这一改进,预计实施后延长斗车使用年限16%以上,减少备件投入160万元左右,消除了扣斗重大事故隐患,确保了机车安全。
  这一个个技术创新项目,就是一朵朵凝结着智慧和经验的奇葩,绽放在钼采、选、冶、加工生产一线的各个岗位上,招引和激励着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发挥聪明智慧,总结操作经验,开展技术创新,为金钼集团生存发展输入了不竭的动力。

责任编辑:赵天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