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丰电子——中国“芯”智造中国钛

2020年09月10日 9:12 114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企业需要有格局与视野,视野与格局决定企业站的高度。浙江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丰电子”)是一家有格局、有视野的企业,这家企业依靠科技放眼未来,凝聚智慧“智”造高端,必将为中国芯片的优质半导体材料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格局与视野绽放出佳绩。据悉,1~6月,江丰电子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5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3.4万元,同比增长196.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575.87万元,同比增长704.63%。主要产品钛靶、铝靶、钽靶销售持续增长,疫情之下生产经营实现逆袭。上面一组枯燥的数据,映射了江丰电子丰收的喜悦,更彰显了该企业格局与视野的高远。
芯片、溅射靶材、核心技术、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热词,中国企业只有把这一个个“热词”化为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国外“掐脖子”。2016年11月30日,记者在钛微媒及本报刊发《海归团队澎湃中国“芯”超高纯钛首次应用金属溅射靶材》,素材来源于当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的《中国“芯”核心技术助力中国智造》,江丰电子站在钛智能制造技术的浪尖上。据悉,全球只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三家公司掌握金属靶材的芯片制造技术,中国每年进口芯片超过几千亿美元,可以说小小芯片是一切智能制造的基础。
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所率团队几乎都是“海归”。回国后,他们一心想在钛金属等新材料领域拓展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们深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慢人半拍,或许就要拉开很长一段距离。一心想做事,决心做成事业的姚力军海归团队放弃了与一家钛企的合作事宜。7年前,姚力军、吴景晖博士组建的海归团队在浙江余姚成立了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选择了宝钛华神等企业的海绵钛作为原料,开始了新材料高纯钛的研制。2014年6月30日,创润公司“年产250吨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项目”正式投产,据报道,这是国内首创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第一炉,至此,中国在超高纯钛领域打破美国、日本企业在市场上对中国的限制和垄断,开启了中国高纯钛生产的新纪元。创润公司生产出的高纯钛产品直接供江丰电子超高纯的金属溅射靶材生产。创润公司与江丰电子的海归团队紧密合作,链条式发展,助力海归团队钛产业中澎湃的中国“芯”。
2017年11月,曾有一篇证券市场分析江丰电子的文章这样写道:“高纯溅射靶材行业龙头,打破海外技术封锁受益进口替代趋势。公司是国内高纯溅射靶材行业龙头,产品包括铝、钛、钽和钨钛靶极溅射材料,是国内少有打破海外技术封锁的龙头企业,已进入中芯国际、台积电、格罗方德、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等半导体和平板制造厂商供应链,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核心材料的进口替代趋势,业绩弹性大。产品下游需求旺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芯片是未来智能装备控制系统的核心,没有溅射靶材,芯片就造不出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要密布上万米金属导线,这导线比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还要细,这对金属材料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姚力军总开玩笑说,自己是揉面做饼的人,只不过他做的这种金属饼,最贵的要几万美元一个。
2016年11月30日,记者写完《海归团队澎湃中国“芯”超高纯钛首次应用金属溅射靶材》后,一直关注着江丰电子的快速发展。2017年6月15日江丰电子在深交所鸣锣上市。当时,记者看到一个证券分析师这样写道:“芯片,他(江丰电子)是前期的芯片总龙头,如果芯片给大行情,芯片十倍股出来,目前只有江丰电子可以胜任。”如今几年过去了,再来看发行价只有4.64元/股的江丰电子,最高时涨到88.18元/股,涨幅接近20倍。2020年8月24日,江丰电子收盘价61.59元/股,涨幅依然高达13倍以上。可见江丰电子半导体材料的“龙头”地位及未来发展可期。
据悉,姚力军、吴景晖海归团队研制、生产、发展链条环环相扣,丝丝入“芯”,他们研发生产的超高纯钛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国防军工、医疗生物、绿色能源、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众多领域,对促进中国航天、军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中国高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产生重要意义。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价支撑的是上市公司的发展预期,投资看好的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未来。江丰电子、创润公司的海归团队怀抱中国“芯”、格局远大,视野宽广,他们用核心技术助力中国智造,必将为助推中国“芯”的发展献上智慧之力。
记者手记:
低氧超高纯钛纯度不低于99.995%(将99.8%的海绵钛提纯至99.995%~99.999%的钛晶体)。以往全球只有美国和日本的三家跨国公司具有生产超高纯钛的能力。创润公司成为第四家生产高纯钛的企业。当年,姚力军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采用特殊工艺将高纯钛切成金属导线,这个技术切割的金属导线只有人类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由此足见,江丰电子已经掌握了属于自己、属于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提升自己的科技实力,为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中国力量。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