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谁是最大受害者?

2008年06月24日 15:41 49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油价上涨谁是最大受害者?

——油价不断上涨,请不要加油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超来越大,人们对石油的依赖似乎越来越强,而油价却正在挟持着美元贬值及国际投机不断上涨,谁是油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一、美国耗油总量最大,中国耗油增速最快

  2007年,全球石油每天产量为8153万桶,而全球石油每天消费量却为8522万桶,也就是说,全球每天石油缺口为370万桶。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吃油大户,它每天的耗油量相当于其他前五大耗油国的总和。美国的日耗油量差不多是中国的3倍,是日本的4倍,是印度的7.5倍。美国每天耗油量占全球总量的1/4!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67%!由此可见,美国才是真正生存在轮子上的国家!这正是石油对于美国的重要地位及战略意义的根本所在。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正在如火如荼地加速进行着。城市化正在普及小车进入千家万户;高能耗企业的快速扩张正在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耗油国,仅次于美国!按照现在的油耗水平计算,如果不进口石油,则中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最多只够用5年或6年!据OPEC统计,中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155亿桶。

  有人问:油价高涨,美国是世界最大耗油国及最大原油进口国,它岂不是成了最大受害者?当然不会!因为美元是美国发行的,美元贬值、石油涨价,对美国来说并不一定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处境不同:第一,美国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中国则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需要经济高增长;第二,美国垄断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石油采购,而中国来自境外石油供给渠道却尚不稳定,油价上涨更能威胁中国利益;第三,美国发行世界美元,中国则储备世界美元。美元贬值,中国受损;石油涨价,中国更受损!

中美日耗油量比较(单位:万桶/天)

年度

美国

中国

1970

1471

22

1980

1706

169

1990

1699

232

2000

1970

477

2005

2080

698

2007

2070

786

资料来源:OPEC网站。

  1970年,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美国,当时日耗油量就高达1471万桶,但已经完成工业化的美国,显然日耗油量已步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稳定期。1970——2007年,37年间美国日耗油量仅提高了40%

  相反,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也是工业化推进速度最快的特殊时期,因此,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呈不断加速状。1970——2007年,37年间中国日耗油量增长了34倍多!即便以1990年为基数计算,1990——2007年,17年间中国日耗油量也增长了2.4倍!

  二、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原油消费量约为9180万吨,同比增长8%;同期,我国生产原油4684.97万吨,同比增长2.2%。也就是说,国内原油生产量只能满足本国原油消费量的一半,另一半则必须通过进口来解决;或者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高达50%!更何况,我国耗油增速仍在加速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字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净进口原油4495万吨,同比增长14.9%,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成品油净进口量达547万吨,同比增长31.8%。

  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共进口柴油166.4万吨,同比增长607.8%,柴油出口量为8.19万吨,同比减少33.7%。进口汽油7.66万吨,同比增长190.5%,出口汽油29.66万吨,同比减少82.2%。汽油出口大于进口的原因主要是国外油价远高于国内!在国外柴油价格远高于国内的条件下,由于国内柴油缺口十分巨大,因此,柴油进口量不得不远大于出口量!

  在油价百美元高位运行的前提下,中国季度成品油消费量增速却创下了历史最高增长纪录。这主要因为中国原油及成品油双双价格倒挂,从预期上刺激了中国石油及成品油超常消费;炼油企业的严重亏损则更进一步加重了中国石油与成品油的供给短缺。

  三、中国直面高油价的压力、挑战与机遇

  200861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6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为此,私家车使用量最大的93号汽油,每升涨价至少在0.8元以上,以北京为例,93号汽油价格:每升6.2元,上涨0.86元。此次油价上调后,每辆私家车每月大概要多花100多元钱的油费。对于买车一族来说,应该说,这还是可以承受的。

  不过,据石油公司透露,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倒挂严重,目前两者之间仍存在4500元左右的价差,这意味着国内油价要与国际油价接轨,每升价格仍需上调3——4元。

  当然,在石油供给总量无法快速有效扩大的前提下,平衡市场供求的唯一办法,就只剩下需求管理了,例如,提高油价,开征燃油税,限额用油,计划供给等。

  油价上调或开征燃油税,将直接加大高能耗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相应地压缩它们的利润空间,从而抑制高能耗企业的超速扩张;从宏观上讲,这将会放慢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然而,高油价有利于借助市场的手段,促进企业和家庭节能、降耗、减排、环保

  在某种意义上讲,高油价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它或许真能促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换!因此,与其被动地应对高油价的压力与挑战,倒不如主动出击,并顺势借用高油价大力推动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高调强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逐步淘汰高能耗企业及高污染项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中国从经济大国步入经济强国之列!

2007年世界产油与耗油前20强经济体

     日产油量:     万桶/ 

     日耗油量:     万桶/

国家或地区

2007

国家或地区

2007

沙特阿拉伯

1041

美国

2070

俄罗斯联邦

998

中国

785

美国

688

日本

505

伊朗

440

印度

275

中国

374

俄罗斯联邦

270

墨西哥

348

德国

239

加拿大

331

韩国

237

阿联酋

291

加拿大

230

科威特

263

巴西

219

委内瑞拉

261

沙特阿拉伯

215

挪威

256

墨西哥

202

尼日利亚

236

法国

192

伊拉克

214

意大利

175

阿尔及利亚

200

英国

170

利比亚

185

伊朗

162

巴西

183

西班牙

161

安哥拉

172

印尼

116

英国

164

中国台湾

112

哈萨克斯坦

149

荷兰

104

卡塔尔

120

澳大利亚

93

全世界合计

8153

全世界合计

8522

注:表中数据是笔者根据OPEC资料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