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7年12月11日 0:0 53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2007年8月12日,西藏那曲县古露镇牧民正在维护太阳能光伏电站。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结构对整个经济结构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我国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增加能源供给 减轻发展负荷
        我国能源工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和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在努力增加能源供给、顺利实现能源从发展瓶颈向重要动力转变的同时,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为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基础。
        据国家能源办介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资源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制约因素,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把加快能源发展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和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能源发展步伐显著加快,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据预测,我国今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将达到23.7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64.6%;原煤增长75.9%;原油增长12%;电力装机突破7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到2002年50多年的总和。煤炭和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全国拉闸限电由最多年份的124万条次减少到1.2万条次,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回落到正常水平。2002年至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弹性系数由0.51提高到0.66,电力生产弹性系数由1.29上升为1.32,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
优化企业组织 提高竞争实力
        我国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2006年开工和投产大型现代化煤矿1亿吨。骨干煤炭企业集团实力壮大,一些生产安全条件差的小煤矿被关闭,产业集中度提高。2006年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9000多处,与2002年相比煤矿单井生产规模增加1倍。煤炭企业注重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向电力、焦化、钢铁、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延伸,多元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
        我国电力行业“上大压小”成效显著。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比重不断提高,截至2006年底,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达到51.7%,比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今年可望再提高2个百分点。2007年关停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1000万千瓦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区域和输配电网络建设不断加快。西电东送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底送电规模达到3100万千瓦。全国农网改造基本完成,中西部10省区农网改善工程开工建设,无电人口比上年减少了120万。
        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取得了冀东南堡油田、四川普光气田等重大发现。全国各油气田重大开发项目积极展开。西气东输一线工程顺利建成,二线工程即将启动。油气对外合作也在扎实推进,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双边能源合作关系,一些合作项目取得了明显进展。
坚持多元发展 改善能源结构
        在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坚持统筹兼顾,放眼长远,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出发,稳步发展煤炭、石油工业,加快发展天然气和水电、核电、风电以及生物质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兴未艾,能源结构有所改善。
        到2007年底,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680亿立方米,比2002年翻一番;核电装机实现908万千瓦,比2002年翻两番;风电装机增长更快,达到450万千瓦,比2002年翻了三番。
        我国水电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三峡电站已有19台机组投产,发电能力达1340万千瓦;龙滩、小湾、构皮滩、瀑布沟、锦屏、拉西瓦、向家坝、溪洛渡等一批大型水电站开工建设,部分工程已经投产发电。
        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取得突破性进展,国电集团风电装机超过100万千瓦,我国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站中海油渤海风力发电站成功发电。一批生物质发电厂建成投产。光伏发电和煤层气开发积极推进。
依靠科技进步 实现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能源科技取得显著成就,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石油天然气工业形成了从勘探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到生产加工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国内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煤炭工业已具备设计、建设、装备及管理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区的能力,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矿井,重点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煤矿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得到加强,成立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有8个矿区实施了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得到推广,神华煤制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将于2008年投产,首期年产油品100万吨。
        先进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在电力工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正在成为新一代主力。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和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技术(CFB)装备国产化项目启动。华能玉环电厂建成投产,成为全球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级容量最大的火电厂。水电站设计、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峡左岸最后一台机组国产化水平达到85%。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步伐加快,初步具备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自主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堆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实现国产化,75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营,正负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实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我国电网发展进入了大规模跨省区送电和全国互联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