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2007年09月24日 0:0 57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按:9 月19 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50 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4.75%,这是2003 年6 月以来联储首次降息。由于受次级房贷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已经出现疲软状态,为防止经济衰退和减小次贷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中继续降息。随之而来,西方主要央行很可能都将步入降息周期,而全球经济本轮强劲的经济增长正在趋缓甚至结束。这对我国宏观调控来讲是一个大的考验,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使美国金融市场再度剧烈振荡。如果次贷危机持续,将会导致金融机构裁员,并损害到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就业和消费,最终美国经济将会出现衰退。
 
        我们认为,美联储仍会坚定地专注于物价稳定和全面就业两大目标。本次减息50 个基点,是对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动荡的负面冲击可能波及楼市以外的经济领域,威胁到消费者和企业支出,进而对国内经济带来重大“下行风险”的积极反应,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中继续降息以缓解次贷事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国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截至到2007 年6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13326 亿美元,其中较大部分投资美元债券和美元资产。本次美联储下调利率后,使得我国投资美国国债的外汇资产出现浮亏;另一方面,2007 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对外投资规模初定为2000 亿美元左右,美国次贷事件增加了今后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难度和风险。此外,根据测算我国对外依存度约40%,此次事件将会影响美国国内消费,进而可能影响我国商品对美出口。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更多的产品进入了国内市场循环,产能过剩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和要求将会更高。 
        虽然我国经济整体强劲,但风险也在逐步积累。今年1―8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4%,根据测算年内贸易顺差可能超过2500亿美元。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同比增长26.7%、15.7%和3.9%,其中8月份当月CPI上涨6.5%;截至9月20日14:00,上证指数涨幅超过200%最高到5482.42,中国市场海内外上市企业的合并市值超过中国香港、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股票市场。在如此强劲的经济数据支撑下,我国央行适时选择加息,但此次加息并没有改变我国真实存款利率为负的局面,央行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美国的经济产生风险可能会进入减息通道,而我国却有再次加息的必要。这就给我国央行调控宏观经济带来了难度。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分析,我国央行较多运用利率工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密切关注中美利差水平;第二,人民币在“三性”情况下升值。这两个因素密不可分的。如果不再维护中美利差,就意味着要容忍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给热钱带来机会,也会给我国纺织、机电产品出口等行业的就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即中美利率差维持3%左右。可以说,这3%的利差与2006年人民币升值3%有关,那么2007年年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为5%左右,联邦利率已经下调到4.75%,我国1年期存款利率升为3.87%,维持所谓3个点的利差已经不能满足抑制热钱的意图了,鉴于目前人民币有加速升值的预期,估计2007年人民币升值将超过5%,所以有必要跳出完全通过利差来抑制热钱的思路。
 
从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加速推进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判断,尤其是在“十七大”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认为,
 
1、本次美联储降息到4.75%,我国一年期存款升到3.87%之后,政府可能保持此间利息差不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速度仍将以渐进为主要取向,但升值速度会适当加快,估计到年底人民币升值会超过6%。 
2、在当前利率政策调整需要十分迫切、美国继续减息可能性较大的情况下,中美利差范围将逐步缩小甚至可能变为负数。由于当前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强,不排除部分国际资本把我国作为“避风港”进行炒作,加大我金融风险。
 
因此,我们认为,面对金融风险,未来一段时期,政府的各种项调控政策会表现出“外松内紧”的特征。“外松”是指维护经济增长的繁荣局面,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出台严厉打压资本市场的政策;“内紧”是指加强监管、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发展。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