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2007年09月05日 0:0 77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中国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土面积83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86.6%;人口7.16亿,为全国的59.1%。
  中西部地区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和棉花调出区,也是主要的能源和矿产基地。这两个地区的粮食、棉花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4.3%和68.4%,原油、煤炭和有色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85%和90%以上。支持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物资,大部份来自中西部地区。但是,由于受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中西部地区与率先改革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 
为9.8%,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8%、9.3%、8.7%,中部、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分别低3.5和4.1个百分点。1996年,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为28524.9亿元(人民币,下同),只占全国的42.1%(占全国面积13.4%的东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近达全国的58%)。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缩小地区差距,已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主要集中地。45种主要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的50%左右,其中,煤炭、陆上油气资源和有色金属储量分别占全国95%、75%和90%。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2.3%,其中可开发量占全国的72.3%。中西部地区农牧业优势明显,农业宜用地资源开发潜力大,可开发宜农荒地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中西部地区潜在的消费市场容量大,投资需求旺盛,这里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要发展的产业门类多,既有基础性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也有加工工业和部份高新技术产业。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价格较低,具有低成本的优势。此外,这两个地区还具有沿边区位优势,与15个周边国家接壤,有利于开展沿边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政策措施几年来,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1991-1995),国家投资在中西部地区相继开工建设水利、能源、交通和通信等一批大型工程。包括: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基地,京九(北京-香港九龙)铁路,南昆(广西南宁-云南昆明)铁路。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分别占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1/3,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开发这一地区的油气资源,1996年新疆生产原油1433万吨,增长速度达13%。西部地区正逐步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地区。“九五”期间(1996-2000),国家安排的重点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项目,约有43%分布在西部,投入资金达5000亿 ̄8000亿元。各项大型工程的建设,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目前,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开始形成若干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经济核心区。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和以重庆、四川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能源和矿产资源密集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也已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核心区和一批工业基地,包括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河南洛阳、郑州和陕西西安为中心的原材料和电子机械工业基地,以甘肃兰州为中心的水能、有色金属和化工基地。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贫力度。被国家列为重点扶贫的592个县中,有487个在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扶贫资金,每年40亿元以工代赈资金,80%安排在中西部地区,主要用于农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每年还组织大量科技、文教和医疗卫生人员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开发、科技扶贫活动。对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西藏自治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62项工程,现已有56项交付使用,到位资金35.3亿元,极大地改善了西藏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状况。
  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自1993年起,国家每年增设100亿元贷款用以扶持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启动了“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1995年,国务院指定东部发达地区对中西部进行“对口帮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资源为纽带,互惠互利、联手发展。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建立原材料基地,实行补偿贸易,西部企业在沿海办企业;东、中、西部企业间双向参股,双向投资,联合开发矿产资源及新产品。这些协作已经初见成效,仅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4个自治区,几年间先后与沿海省市签订各类经济技术使用合同近2万个,引进资金和物资总额10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纺织、机械、电子、矿产开发等行业的协作网络。在东部地区的帮助下,西部地区新建了150多个大中型企业。通过实施东西合作工程等一系列支持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措施,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几年高于东部。1996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4.6%和33.8%。
  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中国产业布局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导向,引起了海外投资者的极大关注。一批国家重点资源开发项目,如新疆塔里木油气田,陕西、甘肃、宁夏油气田,青海李家峡水电站等,成为外商竞相投标的热点。据统计,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利用外资总额在的比重,已由80年代初的6%跃升到目前的20%;“九五”期间,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60%以上将用于中西部地区。
 

责任编辑: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